星天牛 Anoplodera rubra dichroa (Blanchard)
主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 36~41mm,宽 11~13mm;雄虫体长 27~36mm,宽 8~12mm。黑色,具金属光泽。头部和身体腹面被银灰色和部分蓝灰色细毛,但不形成斑纹。触角第 1、2 节黑色,其他各节基部 1/3 有淡蓝色毛环,其余部分黑色。雌虫触角超过身体 1、2 节,雄虫触角超出身体 4、5 节。中瘤明显,两侧具尖锐粗大的侧刺突。小盾片一般具不明显的灰色毛,有时较白或杂有蓝色。鞘翅基部有黑色小颗粒,每翅具大小白斑约20 个,排成5 横行, 第 1、2 行各 4 个,第 3 行 5 个,斜形排列,第 4 行 2 个,第 5 行 3 个。斑点变异较大,有时很不整齐,不易辨别行列,有时靠近中缝的消失,第 5 行侧斑点与翅端斑点合并,以致每翅仅约剩 15 个斑点。

卵:长椭圆形,长 5~6mm,宽 2.2~2.4mm。初产时白色,以后渐变为浅黄白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38~60mm,乳白色至浅黄色。头部褐色,长方形, 中部前方较宽,后方缢入;额缝不明显,上颚较狭长,单眼 1 对,棕褐色;触角小,3 节,第 2 节横宽,第 3 节近方形。前胸略扁,背板骨化区呈“凸”字形,凸字形纹上方有 2 个飞鸟形纹。气孔 9 对,深褐色。主腹片两侧各有 1 块黄褐色卵圆形刺突区。

蛹:纺锤形,长 30~38mm,初化蛹时淡黄色,羽化前各部分逐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色。翅芽超过腹部第 3 节后缘。

生活史及习性:在浙江南部 1 年发生 1 代,个别地区 3 年 2 代或 2 年 1 代,以幼虫在被害寄主植物木质部内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 3 月以后开始活动,在浙江于清明节前后。多数幼虫凿成长 3.5~4.0cm,宽 1.8~2.3cm 的蛹室和直通表皮的圆形羽化孔,虫体逐渐缩小,不取食,伏于蛹室内,4 月上旬气温稳定到 15℃以上时开始化蛹,5 月下旬化蛹基本结束。各地蛹期长短不一,台湾10~15d,福建 20d 左右,浙江 19~33d。5 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5 月底至 6 月上旬为成虫出孔高峰,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 4~8d,待身体变硬后才从圆形羽化孔外出,啮食寄主植物幼嫩枝梢树皮作补充营养,10~15d 后才交尾, 在浙江全天都可进行交尾,但以晴而无风的 8 时至 17 时为多;在福建成虫多在黄昏前活动、交尾、产卵,破晓时较活跃,中午多停息枝端,21 时后及阴雨天多静止。雌雄虫可多次交尾,交尾后 3~4d,于 6 月上旬,雌成虫在树干下部或主侧枝下部产卵,7 月上旬为产卵高峰,以树干基部向上 10cm 以内为多,而 7~9cm 占 50%。产卵前先在树皮上咬深约 2mm,长约 8mm 的“T”或“人” 形刻槽,再将产卵管插入刻槽一边的树皮夹缝中产卵,一般每个刻槽产 1 粒,产卵后分泌一种胶状物质封口,每雌虫一生可产卵 23~32 粒,最多可达 71 粒。

成虫寿命一般 40~50d,从 5 月下旬开始至 7 月下旬均有成虫活动。飞行距离可达 40~50m。

卵期 9~15d,于 6 月中旬孵化。7 月中下旬为孵化高峰,幼虫孵出后, 即从产卵处蛀入,向下蛀食于表皮和木质部之间,形成不规则的扁平虫道,虫道中充满虫粪。一个月后开始向木质部蛀食,蛀至木质部 2~3cm 深度就转向上蛀,上蛀高度不一,蛀道加宽,并开有通气孔,从中排出粪便。9 月下旬后,绝大部分幼虫转头向下,顺着原虫道向下移动,至蛀入孔后,再开辟新虫道向下部蛀进,并在其中危害和越冬,整个幼虫期长达 10 个月,虫道长35~57cm。据 1978、1979 年室内饲养和室外对照观察,幼虫共 6 龄:第 1 龄7~12d,第 2 龄 12~15d,第 3 龄 20~25d,第 4 龄 30d,第 5 龄 40~45d。以后进入越冬。

防治:国内多利用星天牛的行为习性,采取相应的人工措施,针对星天牛刻槽产卵的特性,识别产卵位置杀灭虫卵;针对星天牛羽化时间相对集中的规律,在成虫羽化期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星天牛产卵部位集中于树干下部的行为特点,进行树干涂白以防止星天牛产卵,或根部培土以提高星天牛产卵位置并使虫卵分布相对集中,方便除虫。

药剂防治。包括针对幼虫和成虫 2 种方式。防治幼虫,主要采用内吸性药剂,早期多用无机磷制剂(多已被禁用),现在常用药剂有阿维菌素和烟碱类制剂等,通过药签塞孔、药剂灌孔、浸泡苗根等方式能使制剂很快进入木质部甚至接触幼虫虫体,且药效持久,防治效果较好。防治成虫,应用较多的是相对低毒、环保的吡虫啉、噻虫胺等烟碱类制剂,有试验表明 20% 丁诺特呋喃涂干对星天牛出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林间喷施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星天牛,成虫量、产卵刻槽数及卵的孵化率都显著降低。

昆虫病原线虫是转化性较强的星天牛寄生性天敌,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是斯氏属品系(Steinernema sp.)和异小杆属品系(Heterorhabditis sp.),其中斯氏线虫属的芜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和蠹蛾线虫(S. carpocapsae)在防治星天牛时有较好表现。病原线虫的优点是侵染能力强、作用时间快且规模化生产简单。目前防治方式为注射到侵入孔内,效率比较低,并不适宜于大面积应用。

在星天牛的天敌昆虫方面,国内记录的有蚂蚁、蠼螋,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以及卵寄生蜂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开展防治试验种类有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和花绒寄甲,其中川硬皮肿腿蜂对柳树上星天牛寄生率可达 43.63%,效果较好,而有田间试验显示管氏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对星天牛防治效果一般。

星天牛成虫(张培毅摄)

开放时间

展览与服务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00

提前预约

联系我们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1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标本馆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89522

电子邮件:liguohong@caf.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