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颈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
主要特征:成虫:有 2 种色型:一种是身体黑色发亮和前胸棕红色的“红颈”型,另一种是全体黑色发亮的“黑颈”型。据初步了解,福建、湖北等地有“红颈”和“黑颈”2 种色型的个体,而长江以北如山西、河北等地只见有“红颈”个体。成虫体长 28~37mm,体黑色发亮,前胸背面大部分为光亮的棕红色或完全黑色。头黑色,腹面有许多横皱,头顶部两眼间有深凹。触角蓝紫色,基部两侧各有 1 叶状突起。前胸背面棕红色,前后缘呈黑色并收缩下陷密布横皱;两侧各有刺突 1 个,背面有 4 个瘤突。鞘翅表面光滑,基部较前胸为宽,后端较狭。雄虫身体比雌虫小,前胸腹面密布刻点,触角超过虫体 5 节;雌虫前胸腹面有许多横皱,触角超过虫体 2 节。卵:卵圆形,乳白色,长 6 ~7mm。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42~52mm,乳白色,前胸较宽广。身体前半部分各节略呈扁长方形,后半部稍呈圆筒形, 体两侧密生黄棕色细毛。前胸背板前半部横列 4 个黄褐色斑块,背面的 2 个各呈横长方形,前缘中央有凹缺,后半部背面淡色,有纵皱纹,位于两侧的黄褐色斑块略呈三角形。胸部各节的背面和腹面部稍微隆起,并有横皱纹。

蛹:体长 35mm 左右,初为乳白色, 后渐变为黄褐色。前胸两侧各有 1 刺突。

生活史及习性:此虫一般 2 年(少数3 年)发生1 代,以幼龄幼虫(第1 年)和老熟幼虫(第 2 年)越冬。成虫于 5~8 月间出现;各地成虫出现期自南至北依次推迟。福建和南方各地于 5 月下旬成虫盛见;湖北于 6 月上旬成虫出现最多,成虫终见期在 7 月上旬;河北成虫于 7 月上中旬盛见;山东成虫于 7 月上旬至8 月中旬出现;北京 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

成虫羽化后在树干蛀道中停留 3~5d 后外出活动。雌成虫遇惊扰即行飞逃,雄成虫则多走避或自树坠下,落入草中。成虫外出活动 2~3d 后开始交尾产卵,常见成虫于午间在枝条上栖息或交尾。交尾多次,卵产在枝干树皮缝隙中。幼壮树仅主干上有裂缝,老树主干和主枝基部都有裂缝可以产卵。一般近土面 35cm 以内的树干产卵最多,产卵期 5~7d。产卵后不久成虫便死去。

卵经过 7~8d 孵化幼虫,幼虫孵出后向下蛀食韧皮部,当年生长至 6~10mm,就在此皮层中越冬。翌年春天幼虫恢复活动,继续向下由皮层逐渐蛀食至木质部表层,先形成短浅的椭圆形蛀道,中部凹陷;至夏天体长 30mm 左右时,由蛀道中部蛀入木质部深处,蛀道不规则,入冬成长的幼虫即在此蛀道中越冬。第 3 年春继续蛀害,4~6 月幼虫老熟时用分泌物黏结木屑在蛀道内作室化蛹。幼虫期历时约 23 个月。蛹室在蛀道的末端,幼虫越冬前就做好了通向外界的羽化孔,未羽化外出前,孔外树皮仍保持完好。

防治:①植物检疫。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做好带疫寄主植物的无害处理,可有效控制其扩散传播。②营林防治。适当稀植,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合理疏花、疏果。刮除高龄树的粗糙树皮及翘皮,阻止桃红颈天牛产卵。及时清除枯死枝及严重受害木并烧毁,以减少虫源。③物理机械防治。可采用人工捕杀、树干包扎、树干涂白等措施。④诱杀。将糖、酒、醋按 1.0∶0.5∶1.5 的比例配制成诱液,悬挂在果树上距地面约1m 高处,诱杀成虫。⑤化学防治。产卵期及幼虫孵化初期,喷布适宜浓度的菊酯类或新烟碱类杀虫剂,或涂干,可杀死卵和刚孵化而未蛀入枝干的幼虫。采用虫孔施药进行防治,用棉球或海绵块蘸取溴氰菊酯 EC、吡虫啉 EC 等药剂的原液或加水稀释数倍的药液,塞入蛀道内;或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虫孔内;或将磷化铝片剂、磷化锌毒签、樟脑球等塞入蛀道,然后用湿泥将蛀孔封严。一些药剂型如克牛灵胶丸、SGY 药膏等,施用后可不必堵孔。羽化盛期, 对树干和大枝均匀喷施触破式微胶囊杀虫剂,如 4.5%高效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 200~300 倍液。药剂在成虫踩触时破囊,释放出有效成分,将其杀死。
桃红颈天牛成虫(二)(王鸿斌摄)
桃红颈天牛成虫(一)(曹亮明摄)

开放时间

展览与服务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00

提前预约

联系我们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1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标本馆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89522

电子邮件:liguohong@caf.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