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蝉 Kermes nawae Kuwana
主要特征:成虫,体长 40~45mm,前翅长 58~65mm。体黑色,密被金黄色细短毛,但前胸和中胸背板中央部分毛少光滑。中胸背面后部有“×” 形突起,突起部分黄褐色,翅脉基半部黄褐色至黑褐色。翅基部约 1/4 部分的脉间黑色。足黄褐色,有黑斑,前足腿节内侧的 2 根刺黑色。
生活史及习性:陕西蚱蝉每 5 年 1 代,以卵和若虫分别在被害枝木质部和土壤中越冬。老熟若虫 7 月初开始出土羽化,7 月中旬至 8 月上中旬达盛期。成虫于 7 月中下旬开始产卵,8 月上旬至下旬为盛期,9 月中下旬产卵结束。越冬卵于 6 月中下旬孵化,7 月初结束,若虫孵化后即落入土,11 月上旬越冬。
防治:①营林技术措施。a. 增强树木生长势;b. 选育抗性品种。②化学防治。选用低毒高效农药。③人工防治。a. 结合果园冬季修枝,剪除产卵枝条,集中烧毁,是最根本的措施,应每年进行 1 次。b. 成虫羽化期,21 时至 23 时组织群众于树干和杂草上人工捕捉出土若虫,既可食用,又能消灭大量成虫。c. 在成虫活动期,每晚组织群众在林内堆火,并摇动树干,可诱集大量成虫。在有 2~3 级风的夜晚,这种诱集效果更佳。
蚱蝉成虫(张培毅摄)

开放时间

展览与服务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00

提前预约

联系我们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1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标本馆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89522

电子邮件:liguohong@caf.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