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树根腐病 (Rickettsiae-like organism)
分布:中国、欧洲、美洲。
主要特征:菌核黑褐色,球形或椭圆形,细小而多,如粉末状,表面光滑。病菌在银杏等树苗上只产生菌核,一般不产生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生于病茎表皮的角质层下,暗褐色,近球形;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胞, 尖端稍弯曲。分生孢子梗细长,不分枝,无色。病菌比较喜高温,生长最适宜温度为 30~32℃,而对酸碱度要求不严,在 pH 值 4~9 之间均能很好生长, 但以 pH 值 4~7 更为适宜。
寄主植物:栎属
防治:杀菌剂被用来抑制菌丝的生长,有以下几种药物:福美双、异菌脲、多菌灵、唑菌胺酯、甲苯氟磺胺、甲霜灵、氟唑菌苯胺和肟菌酯等。土壤日晒和有机改良也可防止病害发生。土壤日晒是一种利用太阳能控制土壤中病原体的方法,方法是在土壤上覆盖一层大的,通常是透明的聚乙烯防水布来吸收太阳能并加热土壤。轮作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 使环境对病原体不利。
分类地位:真菌界 Fungi 子囊菌门 Ascomycota 盘菌亚门 Pezizomycotina      座囊菌纲 Dothideomycetes 葡萄座腔菌目 Botryosphaeriales      葡萄座腔菌科 Botryosphaeriaceae 壳球孢属 Macrophomina
病原菌:菜豆壳球孢 Macrophomina phaseoli (Maubl.) S. F. Ashby 1927
发病规律:Macrophomina phaseoli 菌丝细胞聚集,在寄主植物的主根和茎中形成微菌核,微菌核在土壤和作物残体中越冬,是春季接种的主要来源, 它们可在土壤中存活长达 3 年。它们呈黑色、球形或椭圆形的结构,使得该菌在恶劣条件下能够存活。然而,在潮湿的土壤中,微菌核存活明显较低,通常存活不超过 7~8 周,菌丝存活不超过 7d。此外,受感染的种子可以在它们的种皮中携带该菌,这些被感染的种子要么不发芽,要么在发芽后很快死亡。
危害症状:幼苗患病初期,茎基部接近地面处皮层组织变褐色,呈水浸状,顶叶失绿发黄,稍向下垂,顶芽枯死。随之病斑发展蔓延包围茎基,并向上部扩展,叶片黄萎下垂,但不脱落,最终导致全株枯死。
栎树根腐病(李永摄)

开放时间

展览与服务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00

提前预约

联系我们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1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标本馆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89522

电子邮件:liguohong@caf.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