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窄吉丁 Agrilus bituberculatus Jendek
主要特征:成虫:体狭长、楔形,长 9.8~16.0mm,宽(胸部最宽)2.8~3.2mm,体表无明显毛斑,黑色或墨绿色,纵向两色,头部和前胸背板呈金色、金橘色、金绿色或青铜色。头粗壮,密布细密刻纹,额正中呈“十”字形凹陷,四角隆起,额基部呈古铜色;两复眼大、椭圆形,平行排列、外缘几乎与前胸接靠。前胸背板具波状横皱纹及不规则刻点,可见 4 处浅凹窝,其中正中前后排列的 2 处较大、靠外侧左右排列的 2 个则较小,前胸前缘双曲状、后缘三曲状;小盾片近三角形,基部横隆脊较弱;腹面黑褐色、具淡蓝色光泽,腹部具细刻点及少量灰绒毛;鞘翅黑色狭长、具淡蓝色或淡绿色光泽,翅表密布颗粒状突起。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 30~36mm,乳白或淡黄色,体带状扁平;头小,褐色,缩入前胸内,仅露出口器;前胸膨大,中后胸较狭窄;腹部 10 节,第 7 腹节最宽,腹末有 1 对褐色尾叉。

蛹:体长 12~16mm,乳白色;具有成虫的雏形,但鞘翅短,呈翅芽状; 腹端数节略向腹面弯曲。

生活史及习性:栎窄吉丁在吉林 2 年 1 代,跨 3 个年度,以 2 龄和老熟幼虫分别越冬。初孵幼虫在孵化处取食树皮木栓层,蛀入韧皮部后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钻蛀坑道,且蛀道随着虫龄的增大而不断增宽,于当年 9 月下旬完成 1~2 龄的生长发育后,以 2 龄幼虫在受害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的蛀道内越冬;翌年 5 月越冬幼虫出蛰后,幼虫在继续发育的同时开始向树皮韧皮部外侧的木栓层咬蛀坑道,当完成 3~5 龄的生长发育后,即于 9 月以老熟幼虫在适合化蛹的木栓层处所作的长椭圆形蛹室内越冬;第 3 年 4 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活动,完成蛹室的最后制作,5 月上旬进入预蛹期;5 月中旬以后开始陆续化蛹,蛹期约 15d;6 月上旬开始羽化,在蛹室停留约 10d 后,于 6 月中旬开始咬羽化孔钻出,在树干和树冠上活动,取食受害木树叶补充营养并进行交尾;雌雄成虫采用重叠式体势交尾,并可进行多次,每次时长 40~50min;成虫不具有趋光性,可做短距离飞翔,一次起飞平均飞翔距离可达 15m 左右;雌成虫补充营养及交尾完毕后,于 6 月下旬回到树干,寻找受害木主干皮缝处适宜场所产卵,一般每次只产 1 粒、偶产 2 粒;卵经过 10d 左右于 7 月上旬开始孵化, 初孵幼虫直接蛀入树干木栓层。
防治:①化学防治。幼虫初孵时利用树干打孔注药机在树干基部每隔 7cm 打孔注内吸性、触杀性药剂来杀死 2 龄以下幼虫;用飞机喷洒绿色微雷乳剂(主要成分为高效氯氰菊酯)、触破乳剂(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等触杀性微胶囊药剂来防治成虫;对虫害木进行除害处理:用农用薄膜罩严虫害木,后于 20~25℃用 10~15g/m3 的磷化铝药剂密闭熏蒸 2d。②其他防治。冬季时伐除虫害木;制作人工鸟巢,招引啄木鸟等天敌进行捕食。
危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危害,初孵幼虫蛀食树木韧皮部、形成层及部分边材,蛀道在皮下呈不规则盘回,整个幼虫期在皮下钻蛀的蛀道总长 155~202cm;幼虫在取食危害时不咬蛀排粪孔、粪便全部紧密堆积在蛀道中,之后蛀道逐渐环绕树干一周,造成叶片枯黄脱落、树梢枯死、甚至整株枯死。
栎窄吉丁危害状(王小艺摄)

开放时间

展览与服务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00

提前预约

联系我们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1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标本馆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89522

电子邮件:liguohong@caf.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