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树疫霉猝死病菌 Orgyia leucostigma (Smith)
主要特征:栎树猝死病菌在 V8S、CMA 等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均较缓慢, 菌丝分叉较多,常呈不规则珊瑚状,并产生大量厚垣孢子;最适生长温度为15~21℃。该病菌为异宗配合,有 A1、A2 两种交配型。其藏卵器球形,光滑, 直径 24~40μm(平均 29.8~33.0μm);卵孢子满器,直径 20.0~36.0μm(平均 27.2~31.4μm);雄器围生,多为单细胞,近球形、卵球形或圆筒形,大小12.0~22.0μm×15.0~18.0μm。

栎树猝死病菌的游动孢子囊为椭圆形、纺锤形或长卵形,半乳突,大小25.0~97.0μm×14.0~34.0μm(平均 45.6~65.0μm×21.2~28.3μm),平均长宽比 1.8~2.4,底部多具短柄并且易脱落;孢囊梗不分枝或简单合轴分枝; 厚垣孢子壁薄,球形或近球形,直径 20.0~91.0μm(平均 46.4~60.1μm),常为顶生或间生,时有侧生。

该病菌在不同种类的植物上危害症状和危害程度明显不同,即使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也具有多种症状类型。一般可分为树干溃疡、枝稍枯萎和叶部病斑3 种类型,可引起枯梢、叶斑、溃疡等症状,造成寄主植物死亡。

风险评价:栎树猝死病是近些年来爆发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一种毁灭性林木病害。该病害最早于 1993 年在荷兰的杜鹃上发现,于 1995 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中北部沿海的密花石栎 Lithocarpus densiflorus 上发现,随后在加州迅速扩散, 引起大量栎树、石栎枯死。直到 2001 年,栎树猝死病的病原菌 Phytophthoraramorum 才由 Werres 等正式定名,我国常称之为枝干疫霉。土壤、溪流、雨水是该病害近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远距离传播则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可通过疫区土壤、病木、感病苗木及植物性繁殖材料的远距离运输来传播。栎树猝死病菌寄主植物范围十分广泛,对阔叶树和针叶树、乔木和灌木、成熟林和苗木均可产生危害。不同寄主植物危害症状、程度不完全相同,有的引起枯梢、叶斑,有的树干产生溃疡。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发现以来,该病害已蔓延至欧洲 20 多个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近两年在日本和越南也发现了栎树猝死病菌(Jung et al.,2020,2021)。栎树猝死病造成了林木及观赏植物苗木大面积枯死,极大破坏了北美及欧洲国家的森林资源,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给欧美各国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由于栎树猝死病具有寄主植物范围广、传播方式多、扩散速度快等特点,且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控制方法,从而引起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纷纷采取措施严防栎树猝死病的传入和传播。因此在 2007 年我国也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检疫管理和防治策略:加强检验检疫力度,禁止从栎树猝死病菌疫区进口寄主植物苗木;来自栎树猝死病菌疫区寄主植物树种原木要求作去皮处理, 木材不得带皮,否则,必须进行热处理;检验检疫时一旦发现栎树猝死病菌, 应立即销毁带病材料。

对于栎树猝死病,国外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加强前期监测、检测和检疫,一旦发现有疑似感染应立即销毁,防止病害扩散蔓延。②化学防治。研究发现,保护性杀菌剂的使用对于预防城市绿化区的珍稀植物感染栎树猝死病有一定作用,甲霜灵、乙膦酸铝、硫酸铜和膦酸铜等能够有效地抑制栎树猝死病菌。但化学药剂一般多起到预防作用,需要重复间隔使用,长期使用病原菌会产生抗药性,并不能彻底根除该病害。③生物防治。已有研究表明, 短小芽孢杆菌 Bacillus brevis、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和利迪链霉菌 Streptomyces lydicus 等生防细菌以及几种木霉菌对栎树猝死病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可进一步开发用于该病害的生物防治。④选用和培育抗栎树猝死病的树种和苗木。

开放时间

展览与服务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00

提前预约

联系我们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1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标本馆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89522

电子邮件:liguohong@caf.ac.cn